找到相关内容7445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理净法师答:需要给怨亲债主回向吗?

    请法师开示: 我在地藏论坛上看了一篇帖子——《我认为给所谓的怨亲债主回向不如给法界一切有情回向》,底下的回复有说回向怨亲债主的;有说回向法界一切有情,不用回向怨亲债主的。 请问需要给怨亲债主回向吗? 理净法师答:回向法界一切有情,其中包括了怨情责主。其实二者并没有严格的区别。回向功德是体现我们的学佛的慈悲心,并不是非要回向给什么人为主。 http://bbs....

    理净法师

    理净法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3/20450736317.html
  • 人我是非的判断

    很好的道理,却不知珍惜;反而对于有污染的人我是非,未明辨就接受。这就像老婆婆把蜜浆拿去换脏水一样。 所以我常说:「要把是非当教育,不要把人事当是非。」若能把是非当教育,就如同饮用蜜浆、吃「菴摩罗果」,既解饥渴又口齿留香;如果把人事当是非,就如同喝脏水一样,不仅损害自己,还会被人轻视。 「人身难得」,难得来人间一趟。若不懂得好好应用这有限的人生,就像带着蜜浆却偏偏去向人讨脏水喝。那这一趟人生之路,...

    证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45846083.html
  • 问:在家居士不可读比丘戒一说,有根据吗?

    就像非党员不可参加党员大会一样,在家人也不能参加僧团的羯磨会议,这是戒律明确规定的。至于在家居士读戒的问题,律中虽未明说,但通常是不主张看的。主要有两个原因:一、出家戒是让出家众受持的,与在家众没有关系,在家居士了解并受持在家戒即可。二、在家居士看了比丘戒之后,对僧团内部情况又不十分了解,只一味以此标准去衡量,难免产生议论、诽谤,以致造下极大口业,为避免是非,也不主张居士看戒。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135678113.html
  • 问:口业深重如何化解?

    知道口业深重,其实就深不到哪里去了;怕就怕不知业障深重,习气不改,犯了错误还沾沾自喜,那才是造业、无知、愚昧。 口业:妄语、恶口、两舌、绮语。 首先要学会忍辱、少讲话、少管闲事,做自已的本份工作;再者如果是不得不讲,那要按章办事,有规有律,不偏不倚;实在改不了,动辄发脾气、骂街、搬弄是非、说谎、夸夸其谈......那就只有念佛名、或菩萨名号了。长期下去,别人才会对你生好感,自已才会在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141678135.html
  • 修行要有健康的身心

    和分别,是在假相中分别和执著所产生的。所以,不能安排种种的知见,知见就是落入对立,善恶、是非对立。 我们要抱持何种心态,修行才会成功呢?身体若有病苦,要视病苦为良医,让我们了解世间是苦的,也比较不会...简单了。临终那十念,是平日功夫的累积,所以最重要的是信愿行,一定要发菩提心,发自利利他的大悲心。不计较,不比较,与世无争,处处让人,处处净土。要记住,平日是是非非,恩恩怨怨,计较不断,不要和我谈往生。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1423983885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释迦牟尼佛主张不妄语的意义何在?

    如本法师答:   心口相违,言不称实,欺诳他人,名曰妄语。除妄语口业外,亦有三种口业:1.两舌(梵语paisunya):挑拨离间,拨弄是非,张家长、李家短。2.恶口:开口大骂,彼此口业相杀。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,血口喷人六月寒,口开伤元气,舌动是非生。3.绮语(梵语sambhinnapralapa):花言巧语,装饰言辞,隐瞒他人,以达成欺骗为目的,诸如:色情、恐怖、钱财、名利等。   妄语分为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8/12/22010712050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请问佛法的道理,是否与宿命论之说相同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不是。宿命论强调人生的行为、境遇,都依预定的命运发生,非人力所能变更。也就是说,人生一切祸福吉凶,是非善恶,是肯定注定不变,叫做宿命论。   这种说法是邪见,不合乎真相之说,佛法是...而已!而是果报有现在报、来生报、后生报、落实在三个不同时空中。   佛法告诉我们说:透过坚强的愿力可抵制业力,那么祸福吉凶,是非善恶之行为即可消弭,这是不定业。透过愿力亦无法抵制业力,这叫做定业(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1054912123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释迦牟尼佛主张不妄语的意义何在?

    如本法师 心口相违,言不称实,欺诳他人,名曰妄语。除妄语口业外,亦有三种口业:1.两舌(梵语paisunya):挑拨离间,拨弄是非,张家长、李家短。2.恶口:开口大骂,彼此口业相杀。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,血口喷人六月寒,口开伤元气,舌动是非生。3.绮语(梵语sambhinnapralapa):花言巧语,装饰言辞,隐瞒他人,以达成欺骗为目的,诸如:色情、恐怖、钱财、名利等。 妄语分为四等罪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6283381278.html
  • 借我一双慧眼吧

    screen.width-333)this.width=screen.width-333">   明朝时的心学大师王阳明,有一次在街上碰到一位又聋又哑的人,王阳明用笔和他交流,问他“听得到是非吗?”那人说听不到,王阳明又问“你会说是非吗?”那人说不会。王阳明又问“那你心中分得清是非吗?”那人高兴的连连点头。王阳明说他幸运,世上的人,只是口说是非,耳听是非,但心中却分不清是非。   有一句...

    延德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70681078.html
  • 佛法对善恶的看法

    在业里打转,而是要转业成道,不要只是在善恶是非里打转。   于善恶、是非,我们应当做对自己的警惕,可以认识是非但不要参与是非;我们认识是非,不要参与别人的是非,把别人的对不对、善恶,都当做自己的一种...

    千佛山

    |善恶|烦恼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2/0928197200.html